Release date:2018-07-17
《全美硕博专业解读大全》——金融篇+ 查看更多
《全美硕博专业解读大全》——金融篇
+ 查看更多
支点版权所有
金融这个专业里,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除了把G尽量拉高以外,软背景多找一些投行、四大、证券等等这些实习单位。包括管理咨询公司,有丰富的这种实习背景跟经历,丰富软背景,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领导力、组织能力、以及数学能力等等。综合地提升自己,把文书写得相对来说能展现你自己是一个有想法的学生,对自己读了书以后的规划也要做得相对到位一些。
金融专业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遭遇面试的专业。以麻省理工为例,它去年的申请者当中1900多个人,600多人作为候选人,都被面试了,那也是将近1/3的比重。所以提醒大家要做一些这方面的积累和储备,争取不要在面试环节上被刷掉,因为面试关卡刷人刷得还是比较厉害的,600多个人最后只录了110几个人,所以还是要充分重视这个面试的。
1、你没出国或刚出国的阶段,就要非常重视利用你身边一切的资源,包括你的校友、教授、积极去做networking,提前充分准备,多去关注实习工作机会、校招等等,因为只有你从一开始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你工作的时间就会比别人长,注意不断的去优化、更新你的简历;
2、在求职的过程中,金融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拓宽自己的找工作的范围跟思路,比如金融与技术结合的一些领域,像互联网金融这个方向其实很有潜力。未来的这种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如果大家能判断准确,作为应届毕业生能进到这样的公司,将来也会发展得非常快,非常有前景。
给大家举两个这种类型的公司的例子,比如:SoFi这个公司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公司,特别聚焦地开始来解决某个金融问题的这类中国的公司并不是特别的多,可能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受了一些包括信誉、市场、大众认知、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这个类型的金融公司相对比较少,像SoFi这个公司开始专注于去解决优质学生的贷款需求,等到后来逐渐才发展了支付、理财等等一些业务,获得了几轮的融资,现在发展得非常好,它开始也是赢在聚焦这一个点。
第二个例子其实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金融结合技术的这种公司,Zest Finance,先后获得了京东跟百度的投资。这个公司主要针对大数据分析,基于用户的搜索信息,哪怕是用户填错了的信息的记录,来看个人的一些信用、收入、偿还能力等等。如果在它的起步到融资之前,你能判断它未来的发展潜力,这种情况下是很有加入的价值的。因为一旦这个公司成长得非常快,在用人的时期会给个人的成长带来很多机会,也能更快地来实现个人价值。
中国在IT领域也有这种类型的公司,比如嘀嘀打车,相当于中国版Uber,这种公司往往是看他有没有大潜力的价值,看他的应用场景,他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他的价值观就是共享。如果说你判断一个创业的团队,它的团队成员做的事儿的社会价值,包括解决问题的方式,价值观等等,如果人、事儿、理念都对了,那这个公司的发展就会相对比较有前景。大家不要受到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影响,你听说他骗了一些小投资者的钱然后就跑了,就不敢相信整个互联网公司了。我觉得还是可以打开求职的思路,所有结合互联网的东西毕竟还是代表未来的。
像我有一个南开的学生,他就很想进入到慈善机构对于金融人才有需求的部门。慈善机构的基金会也是有财务管理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的,这也是一个方向。所以大家将来在求职过程中要大面积地去考虑,然后匹配自己未来想要的工作状态和生活。
01 开设纯金融项目的学校
开设金融博士的学校,比如宾大的沃顿商学院、纽大的斯顿商学院、埃默里大学等等,几个学校都有开设金融博士的Program;有些学校,像斯坦福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开设的则是计算机金融这样的Program;还有一些学校,是开设在MBA下面concentration on 金融,这个今天不具体在这里讲,因为这类项目主要还是适合于有一些工作经验的学生。
开设纯金融方向、比较适合应届生申请的学校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华盛顿圣路易斯分校、范德堡大学、南加州大学、圣母大学、都是前30典型的开设有纯金融项目的学校。
02 学校的录取要求
最重要的是标化成绩。
刚刚提到的开设博士项目的学校和计算金融,像斯坦福跟卡梅,对于绩点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学生达不到3.7或3.8,被录取的概率是很小的。硕士录取的GPA也在逐年上涨,如波士顿学院的平均分前两年在3.5左右,现在也涨到了3.6甚至是3.7,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学生的课程来说,各个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一些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也能申请,但是对数学还是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比如要学过宏观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个别学校还会要求你修过线性代数等等。
申请金融专业,之前本科如果是计算机、统计、经济学等等这类专业,相对数理背景很强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03 语言要求
基本上大多数项目都是接受托福跟雅思的,但是你也不排除像斯坦福这样的学校和纽大的博士项目不接受雅思,印第安纳伯明顿也不接受雅思,其他更多的学校还是托福雅思都接受的。
分数尽量要到7分或100分,就因为这个确实竞争非常非常激烈,金融又是完全基于语言去工作的专业,包括你到学校进行小组的项目讨论或者是说你将来工作就业,都对语言要求非常高。
04 GRE和GMAT
大多数学校纯金融都是接受GRE的,因为有很多学生申请金融想同时申请一些比如统计,商业分析,金融工程等专业,因为毕竟金融开设项目少,为了平衡申请风险,考虑申请更多其他的专业,而其他专业不接受GMAT,他就想考GRE。
除了个别的学校不接受GRE,其他都是接受的。比如说像亚利桑那州立这个学校,是不接受GRE的。
05 工作经验
因为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不止一个Program,肯定能找到很多不介意没有工作经验的学校申请。
虽然有些算下来,学校给你公布的数据是平均有一年多的工作经验,但是美国大学在统计你工作经验的时候,你的实习经验也被算是工作经验来统计的,所以比如说有的要求一年工作经验,那就说明它录取的人中有应届生,也有比如说有两三年工作经验,最后平均下来是一年多或一年半。
像布兰迪斯这个学校还有典型的开了两个Program,一个需要有工作经验,另一个其实不太介意没有工作经验,因为我们有学生录得很好,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帮他安排一些有实质性的实习。当然,这个实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毕竟金融是一种典型的实践型的商科。
06 截止日期
除了个别学校像华盛顿圣路易斯分校,截止日期实际上非常早,有些年甚至10月15号就截止了,像今年它的第一轮是10月19号,更多的学校,其实它的截止日期都是在11月往后了,12月、1月,大家还是有一些时间可以去准备自己的实习实践、语言成绩、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提升。
金融这个专业里,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除了把G尽量拉高以外,软背景多找一些投行、四大、证券等等这些实习单位。包括管理咨询公司,有丰富的这种实习背景跟经历,丰富软背景,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领导力、组织能力、以及数学能力等等。综合地提升自己,把文书写得相对来说能展现你自己是一个有想法的学生,对自己读了书以后的规划也要做得相对到位一些。
金融专业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遭遇面试的专业。以麻省理工为例,它去年的申请者当中1900多个人,600多人作为候选人,都被面试了,那也是将近1/3的比重。所以提醒大家要做一些这方面的积累和储备,争取不要在面试环节上被刷掉,因为面试关卡刷人刷得还是比较厉害的,600多个人最后只录了110几个人,所以还是要充分重视这个面试的。
07 就业情况
金融行业的学生传统意义上都会想进投行、四大、咨询公司、金融监管这种机构证券等等,但是毕竟顶级名企竞争非常激烈,能进去的人可能比名校申请的这个录取率还要低。针对这种现状我给大家的两点建议:
1、你没出国或刚出国的阶段,就要非常重视利用你身边一切的资源,包括你的校友、教授、积极去做networking,提前充分准备,多去关注实习工作机会、校招等等,因为只有你从一开始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你工作的时间就会比别人长,注意不断的去优化、更新你的简历;
2、在求职的过程中,金融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拓宽自己的找工作的范围跟思路,比如金融与技术结合的一些领域,像互联网金融这个方向其实很有潜力。未来的这种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如果大家能判断准确,作为应届毕业生能进到这样的公司,将来也会发展得非常快,非常有前景。
给大家举两个这种类型的公司的例子,比如:SoFi这个公司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公司,特别聚焦地开始来解决某个金融问题的这类中国的公司并不是特别的多,可能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受了一些包括信誉、市场、大众认知、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这个类型的金融公司相对比较少,像SoFi这个公司开始专注于去解决优质学生的贷款需求,等到后来逐渐才发展了支付、理财等等一些业务,获得了几轮的融资,现在发展得非常好,它开始也是赢在聚焦这一个点。
第二个例子其实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金融结合技术的这种公司,Zest Finance,先后获得了京东跟百度的投资。这个公司主要针对大数据分析,基于用户的搜索信息,哪怕是用户填错了的信息的记录,来看个人的一些信用、收入、偿还能力等等。如果在它的起步到融资之前,你能判断它未来的发展潜力,这种情况下是很有加入的价值的。因为一旦这个公司成长得非常快,在用人的时期会给个人的成长带来很多机会,也能更快地来实现个人价值。
中国在IT领域也有这种类型的公司,比如嘀嘀打车,相当于中国版Uber,这种公司往往是看他有没有大潜力的价值,看他的应用场景,他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他的价值观就是共享。如果说你判断一个创业的团队,它的团队成员做的事儿的社会价值,包括解决问题的方式,价值观等等,如果人、事儿、理念都对了,那这个公司的发展就会相对比较有前景。大家不要受到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影响,你听说他骗了一些小投资者的钱然后就跑了,就不敢相信整个互联网公司了。我觉得还是可以打开求职的思路,所有结合互联网的东西毕竟还是代表未来的。
像我有一个南开的学生,他就很想进入到慈善机构对于金融人才有需求的部门。慈善机构的基金会也是有财务管理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的,这也是一个方向。所以大家将来在求职过程中要大面积地去考虑,然后匹配自己未来想要的工作状态和生活。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回国发展,金融都是一个人才需求量相当大的专业。你可能会面临一些和藤校的理工科的博士去竞争的现实,但我觉得终究你读的专业也好,学校也好,都是成就你、帮你提供平台、资源,提高你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最终还是要看你个人。
今天受这个时间关系的影响,目前只能分享这么多,如果后期大家有针对于学校或者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可以单独再和我们联系,北京支点教育热线400-005-8882,欢迎大家来交流。
本文作者:北京支点未来教育郑老师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