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ease date:2018-07-19
像冯导的《十问崔永元》这样写,你的GRE写作就危险了哟~+ 查看更多
像冯导的《十问崔永元》这样写,你的GRE写作就危险了哟~
+ 查看更多
支点版权所有
针对崔永元微博炮轰《手机2》并牵扯出影视圈阴阳合同明星洗钱等一系列事件,冯小刚撰写了怒怼对手的《十问崔永元》。
虽然怼文一出,立即被各路人马批得体无完肤,小编却发现冯导《十问》是一篇绝佳的argument烂文范例,依照ETS的评分标准,给他3分都算手下留情了。
许多宝宝觉得,GRE写作考试中,argument远比issue容易,反正揪着自己觉得有话说的点使劲怼就是了。但argument想得高分,这么干还真不行。
Argument要写得好,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针对文章题目中最重要的观点和问题作答,而不是想怎么怼怎么怼。回到冯导的这篇《十问》,通篇避开了崔永元提出的关于阴阳合同等重要问题,顾左右而言他。参考ETS给出的3分标准第一条:“does not identify or examine most of the aspects of the argument relevant to the assigned task, although some relevant examination of the argument is present”,通篇考量只能勉强给他3分。
Argument写作中,指出原文章的问题固然重要,驳斥的过程中也要同时注意自己论述的逻辑足够严谨。
崔永元认为《手机》中的主角严守一影射自己,对自己造成伤害。冯导《十问》试图推翻这一观点,他所使用的论据是,论证崔永元不具有严守一的全部特征,所以崔永元不是严守一。
这是典型的“白马非马”,偷换概念。
冯导《十问》中还试图论证崔永元碰瓷,使用的论据却是崔永元没有诉诸法律手段。冯导的逻辑是,崔永元因为害怕被法律制裁其碰瓷行为才选择没有起诉,所以崔永元就是碰瓷。而实际上,论据中有效的只有崔永元没有诉诸法律这个部分。而崔永元不选择诉诸法律的原因不一定是他碰瓷了。
Argument题目中最常出现的一类逻辑错误是忽视他因,非此即彼,冯导这里也同样犯了这个错误。
《十问》中还提及经典电影《教父》。
冯导认为《教父》原型为意大利黑帮家族,而没有任何一个黑帮家族以被“影射”为由向《教父》索赔,所以崔永元也不应该向《手机2》索赔。冯导在这里所犯的最核心的逻辑错误是类比错误——即将《教父》和意大利黑帮与《手机2》和崔永元类比。
而事实上,《教父》不是《手机2》,意大利黑帮也不是崔永元,两部电影和与之对应的原型之间并没有更多的相同之处,黑帮没有向《教父》索赔,不代表崔永元也因此不能找《手机2》的麻烦。冯导似乎想通过这种类比说明崔永元比黑帮更黑帮,但我们这里只严肃地讨论argument应该怎么写,不讨论修辞问题。
分析到这里,冯导的这篇argument基本上已经够到了ETS给出的2分标准:“does not present an examination based on logical analysis, but may instead present the writer's own views on the subject”,“does not develop ideas, or is poorly organized and illogical.”
继续往下分析,这篇《十问》的分数有可能要降得更低,看在冯导写了这么长的份上,还是勉强给他3分吧。
不过,宝宝们,你们写argument可千万不要学冯导,不然3分都悬。
本文作者:支点未来教育杜老师



阅读更多文章